网友投稿,6月14日。
近日有关“福岛将再次排放核废水“的新闻在墙内引发关注。
然而有博主通过比较后发现,本次经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审核及批准的福岛核废水排放标准实际上是高于中国现有标准的。
经比较,福岛此次的氚稀释标准是1500贝克每升 ,而同样是海滨核电站,位于杭州湾的秦山核电站在07年设定的标准是氚稀释3700贝克每升,此后并没有改变。
也就是说,过去16年里秦山核电站始终在以2倍福岛的程度在往杭州湾内排放核废水。
同时,中国《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规定了排放总量是放射性氚要小于7.5乘以10的13次方贝克每年。而日本计划2023年排放100万吨,按照海水密度1100克每升,浓度1500贝克每升计算,年排放量约为1.36乘以10的12次方贝克,远低于国家标准。
另外,秦山核电站设置的报警阈值是放射性氚10000贝克每升,这表示福岛的排放计划远没有网上渲染的那么可怕。
然而,当该名博主在小红书上发布这篇文章后,旋即遭遇了平台的永久封禁。
斯洛伐克聚众吸毒大案:近日,200只天鹅跑进斯洛伐克靠近匈牙利边境的一处罂粟田开起了drug party, 毒瘾严重的天鹅现已被抓去戒毒🤣 据推测,这些天鹅是想找水喝,结果误入罂粟田,尝了一下,染上毒瘾,恋爱也不谈了,巢也不筑了,终日晃悠在田里。有些稀里糊涂地被狐狸逮到,有些溺毙在河里。农民也没辙了,动保组织赶快把剩下的重症患者抓走戒毒。遭此一捷,农民伯伯们表示:明年可不敢种罂粟了,改种油菜花。
请欣赏视频:
https://www.mdr.de/brisant/drogen-schwaene-100.html
不明白播客最新一期,关于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听第一个嘉宾自我介绍就是从英国读完硕士回国,然后差不多可以想象接下来听到的会是些什么,剩下的嘉宾又都是什么背景,索性就关掉了。上推又看到 Yuan Li 转发:“这几位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感觉和之前的判断差不多。
昨天也看了朋友发过来的好几个相同视频和讲述,他们出身相似,中国中产、体制内家庭,朋友说她遇到的留学生,基本上都是这种类型,“又空心,又沉重,又清醒,又迷茫”。然后再看了几个我们认为的穷人、农村女孩的讲述,她说:“大家面对的障碍真是天差地别”。
我其实一直有一种悲哀,为什么这些人什么都想要,他们讲出他们的故事时,有一种爽文里的“正义”,只有他们的叙事才是第一位的,只有他们过得好,这个国家才会有未来。而我能做的,就是拒绝将我的同情给他们。
不是“非常优秀的年轻人”才配得上一个好的未来,和一个国家较为良好的前景。也想想那些被碾得四分五裂,根本说不出话来的人吧。
我第一次领会那些室内静物画的深邃含义,它们凭借视觉和触觉的威力表现存在。站在马蒂斯创造的这个世界的门口,我又一次体验到启示力量,正是这种启示令普鲁斯特能够大大改变生活的图景,使那些像他一样的人对声音和意义的炼丹术十分敏感,并把生活中令人不快的现实转换成艺术中实在的、有意义的轮廓。只有那些能让光线射进喉咙的人才能解释自己心里在想什么。现在我仍清晰地记得巨大枝形吊灯反射出的炯炯闪光如何散开、变成血红色,点缀在单调地照着窗外暗晦金色的光波顶端。海滩上,桅杆和烟囱交织在一起,艾伯丁裂谷像一个黑褐色的影子在海浪顶端滑过,与一个原生质地域的神秘中心融合在一起,将她的倩影同死亡的梦幻和预兆联结在一起。随着白天的结束,痛苦像雾气一样从地上升起,接踵而至的是悲哀,它遮闭了海洋和天空之间无尽的景致。两只蜡黄的手毫无生气地放在床罩上,一只贝壳发出呜咽的笛声,沿着苍白的静脉血管复述它诞生的往事。
忍不住提一句,我确实觉得微博/豆瓣等平台上存在着一种可以被称之为“自由派小留文学”的东西(是的,我自己也写过)。作者基本上都是在留学/有留学经历、有一定社交、且关注少数族裔的自由派年轻人,文章的主旨则是“与白人对话后就种族/阶级/性别/文化等议题的发现与思索”。大致上是,我date了一个白人男性/与我的白人同学有了深入交流,发现ta对自己的privilege死不认账,发现ta有不关心第三世界的无知和愚钝,发现ta无视了西方的文化霸权还嘲我英语不好,发现ta性格上有白人特有的自信和优越……然后行文难免会有些中英夹杂,会列举许多细节和案例来充实论据,也会体现一下自己对不公的敏感和对社会的关心。
说实话,这些东西已经比某书上那些“留学生怎样回怼种族歧视”的段子高级多了。但我觉得有些东西我们首先是可以有共识的:咱中国的贫富差距/阶层差异/汉文化霸权/性别歧视可比那些欧美国家的严重多了,例如你实在不能说比尔盖茨的孩子比嘲鲜王室的子女相对更有privilege,说英美私立高中的学生比户口在一线城市的中产后代享受了更多教育上的特权……自己故国的那么多不公和自己相对普通国人的privilege只字不提,单单紧盯着那些白人中产狙,若非真的无知,就多少还是有点鸡贼在的。
如何写好一篇PWP的错误教学
[当然,场景置换这个技巧,很容易会走入一个误区,就是比喻不当,本体喻体无法产生联想,或者过于执著于喻体本身的描写,忽略了本体所应建立的联系,让人读起来违和感十足。
比如:
美国有一个网站,每年会评选最糟糕的英文小说创作。其中2005年的大奖得主,恰好是一段情色描写:
“他死盯着她丰硕的胸部,开始幻想起他那台“凯旋-喷火”老爷车里的斯托姆伯格气化器。
那是一台性能卓越、外形优美的机器,就挺立在进气歧管儿上,渴求着一双经验丰富的手去摆弄。
润油管上的多边形小螺丝帽儿乞求着象销售手册第七章那样被检查和调校。”
一个标准的场景置换,不过作者显然对汽车太熟了,熟到喧宾夺主,把情色部分完全给干掉了……
简单来说,完成一次成功的情色场景置换,需要大胆想象,把情色比拟成匪夷所思却言之成理的另外一种行为;同时还需要小心描绘,避免喧宾夺主。
建议可以做一个小小的练习,准备一堆小纸片,上面写一些和性爱无关的事情,最好和你日常工作相关,比如断路器级连选择,比如蛋糕烹饪技巧,比如400毫米等雨量线。
然后随便抽出一张,了解它的运作模式,进行场景置换,尝试着包装成情色段落。
很管用,相信我。
就算在情色领域不成功,也能熟悉一下业务。
我的一个朋友,通过这种练习,情色描写虽然仍旧惨不忍睹,但已经成为石油钻探方面的业余专家……]
对不起,您的生命经用户举报,已被管理员删除。原因:宣泄情绪,影响地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