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kimomo 我去,要对每个历史人物去魅啊
和一般直觉相反的是,如果你想给人留下靠谱的印象,恰恰不能有求必应,而是要有足够比例的充分理由的拒绝。
客观上,人的时间精力能力都有限,什么都答应下来,肯定有无法履约和凑合糊弄的,最后并不会被认为靠谱。
主观上,只有当对方意识到你的行为是你自己深思熟虑过,是你主导和选择的,ta才会对你的劳动和付出给出尊重和珍惜。否则不是靠谱,只是听话。而听话是最不需要被尊重和珍惜的特质。
所以答应两次拒绝一次,答应两个人拒绝一个人,都是很好的策略。
适用于工作及工作以外的场合。
@cyanywj 谢谢解答!
@cyanywj 嗯,明白,和藏、疆一样,官方一直叫暴乱,久了就成了反送中事件代名词了。不看到您的这条,真没意识到这个词是非常有问题的
@souhunews 嚯!
@cyanywj 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舆论引导下,哪怕你不认为这是暴乱,但在信息轰炸下,这件事的代名词就是暴乱,“暴乱”成了一个中性词、名词。
如果你很焦虑,总害怕搞砸,请你想想普京,他搞砸了一场战争,但事到如今依旧松弛感满满,比起他面临的烂摊子,你搞砸的那点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呢?新的一天,请努力生活,加油,打工人!#早安心语#
此事快要演变为 舆论机器与公检法国家暴力机器 之间的矛盾了:
舆论机器想营造男人很好、女权很坏的假象,于是国内有些男人以为自己是国家的宝贝儿子,肆无忌惮随便作死。导致公检法机关工作量增大。
公检法机关的工作逻辑是:尽可能减少工作量,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尽可能不背锅。它们不会拿屁民当宝贝儿子的,你导致它们多填一张表格,它们都恨不得掏枪突了你。
无论是抓一个造谣男,还是掩盖一桩刑事案,都在给公检法机关制造巨量工作,后者还会制造许多层级的领导日后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揭短的风险(参考呼格吉勒图、聂树斌等案件)。
树洞
吐槽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