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林昭的忌日,55周年。我读了她的传记《血書:林昭的信仰、抗爭與殉道之旅》,以为纪念。这本传记的作者是杜克大学神学院的教授连曦,资料搜集很充分,行文简洁克制,很值得看。
林昭的墓,我曾拜祭三次,在苏州木渎灵岩山寺下,经过韩蕲王祠,沿着监控摄像头的电缆线上坡,终点即是。
大约十年前,有位老师做林昭案相关的访谈,我参与整理过一部分素材,
彼时林昭的亲友对“精神病人”的说法很排斥,缘于整体社会氛围对酷刑、单独监禁、肺结核及营养不良等折磨导致精神状态异常的不了解,也是担心精神病患的标签会减损死者的清誉。
黄文海在《放逐的凝视》里写到:
“……有人认为林昭是疯子,她写的文章都是疯言疯语,不足采信;但更有可能是林昭在监狱里用极端的手段,包括绝食、自杀等,捍卫了自己写作的权利。现在流布出来的文稿仅是她所有文稿的一部分,更多的文稿也许被销毁了,又或者还静静地躺在某个黑暗的角落。据传言,文革结束后公安内部将林昭手稿流布出去这件事,定调为重大政治失误。……“
现在忽然明白长久以来的割裂感在什么地方了:
从心理治疗的层面上讲,鼓励人们去做它想做的事情,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或者说,成为独特的自己。人生在旷野之上,通达四面八方。
但现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现实的情况就是,这个社会只有一个要做的事情,只有一条路,极为狭窄,走得上去就走,走不上去,别人就会踩着前面的人,往前走。
说什么要寻求内心的平静自由,心理学这种极其强调个人主义的学科还能活在现在的中国。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它提供了一个割裂的解答:你之所以矛盾,内耗,打不起精神,是因为你没有找到自己,等你找到自己,就不矛盾不内耗了。
但真正抵达那个答案的时候,发现自我并不存在,自由意志只是幻觉。自己不自己的,都是错觉。
虽然overeducated and underpaid(高学历低收入)在世界范围内都常见,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却毕业即失业,在中国年轻人的世界观里,真的尤其惨烈:
1. 刷学历几乎是全民信仰和唯一在阶层脚手架上站稳的方法。中国几乎所有人从小被摁着头往死里读。能比肩的只有韩国和新加坡吧。
2. 衍生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有毒副产品——棍棒教育,题海战术,衡水监狱模式,杨永信电击戒网瘾。
3. 为了刷学历,全家付出代价极大,金钱的健康的。关键词比如近视率,学区房,补习班,家长辞职陪读,高考完再离婚。
可是,现在的孩子毕业去向还不如当年中专包分配的爹妈。一顿操作猛如虎,二十多年沉浸式投资全打水漂。别信什么“学习是为了拓宽人生的边界,只考虑就业太俗套”。众所周知你国这个高等教育学多了人只会更傻。要是文凭连个糊口工作也找不到,还不如早早搬砖。
真的,二三十年,一切都是卷了个寂寞啊。太惨了,不流血的悲剧里最惨的之一。
英文翻译|From Ruan Xiaohuan to "Program Thinking": How a Regular Citizen and a "Hacker" Became "Enemy of the State"?
https://ngocn2.org/article/2023-04-17-program-think-enemy-of-the-state-en/
这是报道《从阮晓寰到“编程随想”:一个普通公民和“极客”如何成了“国家的敌人”?》的英文翻译,欢迎大家转发给更多周围的朋友,让更多人关注这个案件。
Special thanks to What's Up Beijing for the translation and proofreading. Please help us to share it.
本账号已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