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但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中一个重要的论点,就是指出艺术与科学之不同,在于科学有“过去”,而艺术没有“过去”;科学有进步,而艺术是没有进步的。没有进步,也就无所谓同步,也就无所谓过时。”

“对题目的割裂并不是一种智力游戏,它是现代解读法则的一个实例,脱胎于西方文学理论和阐释学的某些最古老的观念。首先,有一个隐喻(就其广泛的意义而言),这是文学解读的基本样式:文本的意义并不在于它似乎显示出的那种意思,它的“真实意义”被隐藏起来,转移到了别处。文学的学术研究致力于揭开“隐喻的面纱”,显露其隐含的意义。其次,存在着一种“日常语言”的幻觉,让人感到能可靠地对抗隐喻的虚假。最后,还存在着一个紧要的价值问题,它引导读者趋于隐喻领域或是趋于日常语言领域,并且常常要求在两者之间保持清楚的界限。”

那位博主还真敢“relate张爱玲经历”啊,那说我最靠近的,是20年春天,被封在家里,看小团圆,上面写九莉学得不好,不想考试,结果战争一来,负责这门又对九莉很好的老师阴差阳错死掉了。九莉于是对神说,“你待我太好了。其实停止考试就行了,不用把老师也杀掉。”我当时就想,我只是不想开学,为什么一切变成这样。从那以后我每每听到这段都有种莫名其妙的惭愧。我不知道原来张爱玲也不可以挪用,也不可以公开讨论因为有这种人在为她护声名,“上等人”的冒犯就可以堂而皇之成“行事磊落”,未免显得有点太讨人厌了。

Show older
廣場🚩:長毛象自由站,歡迎豆瓣鄉親及臉書逃難者

那年的廣場,那些年的廣場,讓我們重造廣場。手機App:https://tooot.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