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史诗/epic这个文体在华夏文化里似乎是不存在的,而且“史诗”这个翻译也很misleading:epic既不是晚期意义上的“历史”,也不是晚期意义上的“作者诗歌”。我觉得放在欧洲地中海文化lineage里和它更接近的是神话/mythology和古希腊戏剧。它们的共通之处在于描绘的事件和人物(包括神和其它非人精怪)都不是写实主义/realism的,而是高度抽象/符号化的。习惯了晚期写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人会非常受不了它们讲述的故事里看似莫名其妙的逻辑和非常平面化的人物,但那恰恰是它们的重点:故事中的人物并不是真实的人/human,而是某种概念/形象的人形stand-in或者说是archetype,让人物“丰富/复杂”反而会“冲淡/dilute”了他们的对于史诗的作用/strength。古希腊戏剧舞台上演员全程戴面具表演可以说visually向观众强调了这一点。我甚至认为,早期史诗的“功能”之一是在所谓哲学还没有独立出来(并且相应诞生了各种思考工具)之前人们进行某种“哲学思考”的辅助工具,可以说是一种proto-philosophy,人物的“平面化”类似于一种对人的哲学抽象,是能进行哲学思考的必要前提。
而现代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很难再把自己tune到这个状态了(也已经不习惯在哲学之外做哲学思考了)。失败例子比如托尔金的整个中洲系列,宝钻和HoME更接近早期史诗的“平面化”,而魔戒和霍比特人更偏向晚期小说的“立体化”,但两者都处于一种“犹豫不决”中。而且托尔金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可以试图写一个新的人类origin story,并且写得符合“长且设定宏大、充满各种英雄事迹”这些史诗的表面特征(或者说现代人使用史诗/epic这个词时的第一联想),但“死亡是神给人类的礼物”、“善良/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人类/小人物的力量”这些内核没有足够的力量成为支撑起早期史诗的那种哲学backbone。
尼玛啊怎么刷到了姐弟的せかせかせかせか而且急的竟然是我推啊啊啊啊啊笑得我好崩溃、、
必须在这里放一个给象友也看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P4y1m7aK
方糖骰子:
1、甜的
2、产出真随机
3、富含能量但摄入过多会不健康
4、每次投掷都会造成损耗,投得越多消失得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