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打开财新浏览新闻,看到最近四个高官人事任命,分别是哈尔滨新任书记于洪涛,安徽省副书记虞爱华,国家医保局书记章轲,以及山东大学新任书记任友群,这四位官员虽然任职天南海北,专业背景和升迁经历各异,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他们的履历却有一个共同点:大学毕业后(最多一年内)立刻当官。一辈子没打过工,没做过乙方,没经营过公司,没感受过市场的寒热,没有用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向社会提供过专业服务,最近十余年,这类“毫无社会阅历”的高官越来越多,成为主流。社会常识都知道是走仕途要趁年轻、趁早,要在机关里一直干,不能断,否则就是“片道切符之岛流”。作为中国人见惯不怪的,可放眼古今中外,这是极其罕见的社会现象,当然这也不是啥特别发现,只是身在水中的鱼,不会在乎水其实有一个特定的温度。想到前两天发广播写过的Astorga,西班牙的一个相当于县级市,随便一搜这地方的市长,年轻时就普通打工人,29岁开始从政,干了几年后又继续经营自己的小公司,四五年前又重新参加竞选,今年刚选上。别说西方,就算本国,八九十年代的官员也普遍有在社会、在市场上工作多年的经历,研发过罐头、当过木匠啥的是吧,曾经所谓的“工程师治国”。遇到过一位副局长,女性,以前是医生,工作多年后通过公选进入机关,跟她打交道的感觉,就像在跟我以前工作时的精明强干的市场总监打交道一样,气场、作风、举止和那些一直在机关的领导相比确实有明显的差别。反正我对一直在机关、在体制内“长大”的官员没有什么信任感,天然质疑这些人的水平,这也不是“不识民间疾苦”意义上的事,这一两代的官员,许多都还是普通、贫苦人家的孩子(下两代就说不准了),也都从基层机关一步步爬上来,但这类官员就是一辈子没有认真地做过真正的劳动者。现在的官员一个个会把学历补到很高、很漂亮,这个高级经济师职称那个工学博士学历的,但社会大学的学历是个零蛋。读书还是工作,都是社会化,官僚阶层的壮大,本质上意味着这批人与其他大多数人相比少了一整个社会化阶段,然后呢,这些未经完整社会化的人反而更能顺理成章地治理一方、管理其他人的社会经济生活,而那些社会化完善的人,反而早早地失去了成为社会管理者的资格。这样的吊诡,或可解释一些问题,而且从我们八零后一代体制内外每个人发展状况来看,这一现象以后只会愈演愈烈。
二次元废宅,猫咪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