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ib替代品个人推荐
【本文禁止以任何方式转出联邦宇宙】
1. libgen.rs
书不如zlib全但是还是能找到点的
2. lorefree
对不起我日常骂它难用但是它意外地可以找到一点冷门书
3. 图书互助联盟
找一些没有出过电子书的影印版的最佳地点,光靠图书馆联盟的文章传递功能我曾经一本书传了一个月所以不怎么可行自己找,因此推荐几种替代方法
3.1 秒传书库
https://yibook.org/post/mcbook/ 教程可以看这一篇
3.2 一元图书
https://1yuanbook.com/
不一定是一元但是可以付费购买资源(你在淘宝或者其他地方找代找也就是从这里找了然后加几块卖给你)
4. 贝克街推理学院
https://www.tuilixy.net/
推理小说爱好者可以在这里找找,有一些民翻作品这里会有整理,然后也会收集一些其他平台的资源
以及放一下我曾经写过的找资源的方式,虽然很久没更新了但希望对你有用:
各种资源:https://kuraqi.github.io/post/how-to-find-them/
台版电子书:https://kuraqi.github.io/post/tai-ban-dian-zi-shu-gou-mai-xiang-guan-fen-xiang/
#勿忘六四 #第一次知道六四 那些不愿意向平民开枪的军人也值得纪念,徐勤先,陆军第三十八集团军军长,曾参加过朝鲜战争,拒绝执行对学生开枪的命令后,他被开除党籍,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一九八九年北京戒严时,第二十八集团军隶属北京军区,军部驻地在山西省大同市,部队代号是五一三六一。何燕然少将任军长,张明春少将任军政委,杜东海少将任副军长,杨惠川大校任军副政委,邱金凯大校任军参谋长,苏云大校任军政治部主任。
第二十八集团军是首批奉命进京执行戒严任务的部队,但在中共官方有关“平息反革命暴乱”的宣传资料中,该集团军不见踪影,被中共当局视为表现最差的一支部队。该集团军没有所属部队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或记功,也没有官兵成为“共和国卫士”。
据军中人士透露的细节是:在镇压命令下达后,北京军区司令员周依冰亲自开车到保定,要他带兵进京。他当场表示:“有没有军委主席邓小平的签字?”对方答:“有。”徐勤先又问:“有没有常务副主席杨尚昆的签字?”对方答:“有。”徐勤先又问:“”有没有第一副主席赵紫阳的签字?“对方答:”没有。“徐勤先便道:”手续不全,这兵我不能带。“后他称病休息。周依冰指着徐勤先的鼻子说:” 徐勤先,我知道你老婆是法官 ,你的两个儿子都在天安门广场。“徐勤先被捕时只说了一句话:”或者是千古罪人,或者是历史功臣!“
六四事件结束后被判刑
六四后,徐勤先被判处5年徒刑。在军事法庭上,徐说:“人民军队从来没有镇压人民的历史,我绝对不能玷污这个历史。”“不是人民的罪人,就是人民的功臣!”
其他人:
许峰,第39集团军116师师长。消极抗命,拖延行进。许峰曾化装进城到天安门广场察看情况,回来后对部下说:“现在收不到上级指示,你们也不用找我了。”
陈北。原27军64戒严部队军官,部队画家。在执行戒严任务时,哗变,鼓动士兵自动撤离 。陈北将戒严车私自开到河北某地扔弃后自动脱离部队,后被通牒。
傅秉耀,第39集团军军长。在战前动员大会上说:我这个老兵也是第一次遇到今天这种情 况,我请求大家把枪口抬高一点。
吴家民,陆军第40集团军军长,据该军118师一名战士说,吴家民在向部队下达挺进北京城的命令时,亲自训话:“我活了50多岁,第一次指挥这样的军事行动。军令如山,不过,弟兄们,我求求你们,进城的时候,无论遇到什么情况,请把你们的枪口抬高一寸。 ”
齐金贵,解放军驻云南部队某坦克团上士播音员,“64”后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普通一兵”的名义,书写了十多封抗议信,寄给各级政府机关。遭军事法庭判处两年监禁,关押在云南省第二监狱。
佚名战士。1989年6月4日中午12点半左右,一架军用直升机飞到木樨地28军受阻部队上空 ,用高音喇叭反复播讲:“军委首长有令,军队不能受阻,受阻坚决还击!”时,这位佚名战士开着装甲车,用车上的高射机枪向播讲命令的军用直升机扫射,将其打跑了。
原文地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2784070.A.C2A.html
说起六四,大多人第一时间会代入北京那个流血的夏天。其实在距离北京几千公里以外的成都,也有着当地学生及其他民众与军警之间的流血冲突事件,即“小天安门”。
“小天安门”事件指的是1989年春天(四月底开始)至夏初(六月七号结束)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广场,一些学生聚集在高耸的毛泽东塑像前举行的抗议活动。与北京一样,这里的示威活动同样遭到了ccp的血腥镇压。但与北京不同的是,因为没有外国媒体在场,6月4日至6日成都暴力流血事件的目击者当中,很少有人能将其真相昭示于世人。
只要ccp不去弥补流血事件的罪过,中国的稳定和繁荣就永远是脆弱的。
好比一切都建立在沙滩上,它是没有一个扎实基础的。哪怕人民拥有了财富,资产也不会被妥实保障。因为生活在谎言里,人们本就得不到安全感。
毕竟一个人连杀人都不承认,他就任何谎话都可以讲。
下图选自成都1989年的流血春夏
重庆警察开枪那件事…我相信你国男素质低下、言行恶臭到袭警也不在话下。毕竟你国成年男性早已在我这透支所有信任哈👋(整天幕刃、女拳乱喊,也是你国男在网络的平均水平,现实能恶臭到何种地步可想而知~)平时女人都不放在眼里,袭警又到哪去?自然有一就有二 。
但如果因此觉得你国公检法都是正义执法,执法人员被欺负到不得不开枪,倒也真的不必😅。
如果你国条子都是秉公执法的正义之士,动不动受刁民欺负而毫无怨言……那么乌衣和拳妹是自己自行留在徐州当地派出所赖着不走吗?
你国公检法但凡执法有点活人该有的样子,你国黄泛区(苏鲁豫徽)就不会沦为人口买卖的重灾区;陕西就不会蹬鼻子上脸,当众把女性扒到衣不蔽体;甘肃就不会童婚泛滥;云贵川就不会沦为拐子扎堆强抢拐骗女性少民的重灾区。
我都不想说被迫害的铁笼女和铁链女……就说摄影师恭一在广东取材当地拐卖妇女的纪实摄影集《盲》——其中距离一线城市广州不足几十公里的郊区农村竟然惊现拐卖村——直接把你国公检法最后的遮羞布撕到渣都不剩。
直接把你国政府那口口声声为民服务的道貌岸然鬼画皮撕得粉碎。
編程隨想博客有個「回顧六四系列」,一共寫了34篇文章,失聯後,就停在了第35(未完待續)。起筆始於22週年紀念日,問號三連,為什麼要關心政治?作為一個屁民能起啥作用?為啥要關心「六四事件」?
「六四事件」是文革之後,中國最重要的一個歷史轉折點。有句老話叫:前事不忘,後事之師。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1/06/june-fourth-incident-0.html
👆這篇文章末尾有該系列目錄整理,需翻牆。
1. 八十年代的朝廷
2. 太上皇邓小平的阴暗面
3. 太上皇邓小平的政治路线
4. 废帝胡耀邦其人
5. 胡废帝是如何失宠的?
6. “八六学潮”始末
7. 胡耀邦被废的经过
8. “十三大”重新排座次
9. 山雨欲来的1989年
10. 4月15日,胡废帝驾崩
11. 4月15日至18日,悼念活动迅速升温
12. 4月18日,从悼念到请愿
13. 4月19日、20日,新华门事件
14. 4月22日,胡耀邦的两场追悼会
15. 《世界经济导报》事件
16. “四·二六社论”的民间背景
17. “四·二六社论”出笼的经过
18. 各界人士对“四·二六社论”的反应
19. 四·二七大游行
20. “袁木求愚”的四·二九对话
21. 反思学运初期暴露出的问题
22. 废帝赵紫阳其人
23. 赵紫阳在五四期间的两次讲话
24. 各方对赵紫阳讲话的反应
25. 赵紫阳的策略为何失败?
26. 成立对话代表团
27. 五·四大游行
28. 五·四之后,学运的低潮
29. 五·四之后,朝廷高层的动态
30. 发起绝食的过程
31. 5月13日,开始绝食抗议
32. 5月13、14日,短暂的斡旋无果而终
33. 5月15、16日,中苏峰会,邓赵决裂
34. 5月17日,“戒严令”出笼的经过
35.(未完待续)
谁,不是天安门母亲?—献给丁子霖。 龙应台 2004年6月4日
1
十五年前,我是一个怀孕的女人,在不可预知的机缘里,走了三个广场: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东柏林的亚历山大广场、莫斯科的红广场。那是动荡的一九八九年。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我来到北京。清晨时刻,雾,还锁着昏昏的建筑,覆着疲惫的人群,广场在朦胧中却显得深不可测,像秘密无声的山谷。
但是你知道山谷不是空的,一波一波的回声涌动,推着历史的隆重自转。一八九五年甲午战败后的呼喊,在一九一九年一战之后得到呼应;一九一九年的呼喊,「要 民主,要科学,要国家富强」,在一九四九年得到庄严的呼应:「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对着一九四九年的庄严誓词,一九八九年发出呼喊──
没有人想到,回应誓词的是屠杀的枪声、坦克的震动,和长达十五年的灭音。
可是亚历山大广场上人潮汹涌,上百万的东德人每天上街,高举着拳头,要求开放边境,要求民主自由。突然之间天安门的枪响传来,德国人走在街上,脸上有血色的愤怒,但是心里有白色的恐惧:天安门的屠杀,是否也会在东柏林发生?
我到了柏林城外,想感觉一下乡村的情绪。中午的太阳辣辣地照着,小村广场上只有一只老狗趴着打盹,看起来安详静谧。但是在广场地面上,有人用粉笔画了什 么,白白的一片。我走近去看,画的是一个中枪倒地的人形,四肢呈「大」字打开,中间用德文清楚写着:「天安门,六月四日」。
又过了几个月,我在莫斯科的街头。成千上万的人,孩子骑在父亲的肩上,母亲推着婴儿车,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手挽着手,大声呼喊:「自由!自由!自由!」白色 的布条横过整条马路,用各种文字写着:「我们不要天安门!」每一条横巷内都藏着军用卡车,卡车里塞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紧抱着枪,全神戒备。
我怀孕的那一年,柏林围墙被人民推倒;苏联帝国轰然解体。事后,我们知道,当呼啸的人民像洪水一样自街头流过,这些党的领导人躲在高楼的办公室里激烈地辩论是否也采用「天安门模式」来保住政权。但是天安门的屠杀太过残酷,给世界的震撼太过剧烈,被过于巨大的罪行所震慑,两个城市的领导人,在最紧迫的时刻,按住了枪口。
柏林围墙崩溃前夕,东德领导阶层乱了手脚,譬如说,对试图越墙逃跑的人民,是否还是一律「格杀」?一个高阶领导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就给自己立了一个分清是非的标准:天安门发生屠杀时,你是站在哪一边?站在人民这一边的,就是对的。这么一想,我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北京的天安门,成为动荡中的东欧用来判别是非的准则、分辨真假的测谎器。
是的,你可以说,中国的血染大地成就了东欧不流血的革命。
2
十五年之后,在香港一个高贵的晚宴上,我遇见了这么一个姿态优雅的上海女性,从美国留学归来,在香港公司任经理,用英语说,「六四?不过是中国进步过程里打了一个饱嗝罢了!」
中国的「进步」,在她身上那么清楚地呈现:经济的起飞已经培养出一整代欣然自得于个人成就而对「六四」一无所知的人。或者并非一无所知,但在物质追逐的游戏中早已接受了一种逻辑,就是说,没有镇压,就没有今天的进步,镇压是进步的必然条件。对更年轻的一代而言,「六四」屠杀则根本不存在。历史的杀人灭迹,由国家执行起来特别专业、特别有效。
中国在「进步」,像一个突然醒过来的巨人迈开大步在赶路,地面因他的脚步而震动。民间社会的自主空间逐渐拓宽,民权观念悄悄萌芽,经济的发展更是举世侧目。二○○八年的北京奥运、二○一○年的上海世博,还没有发生,但是仅仅是预期就已经使得许多中国人觉得光彩万分,心中满溢着强国盛世即将来临的自豪感。
然而有多少人看见,巨人是带着一个极深的伤口在赶路的?
「六四」的镇压,使得无数的中国精英流亡海外。诗人、作家、思想家、科学家、经济学者、未来的政治领袖人才……,这些中国最优秀的头脑、最细致的心灵,被迫留在异乡的土地上,幸运者成为别国的文化养分,不幸者提早凋零殒灭。
没有一个真正富强的国家不把人才当做国宝的,或者应该倒过来说,不把人才当做国宝的国家,不可能真正富强。回首五十年,一整代菁英被「反右」所吞噬,又一整代被「文革」所折断;「六四」,又清除掉一代。五十年共产党的历史简直就像一只巨大的筛子,一次一次把国家最珍贵的宝藏筛掉。一路抛弃宝藏,巨人你奔往哪里?
或者说,「六四」被放逐的是少数,而且中国大,人才无数,反正筛掉了又有新的一代冒起。
再多的麦子若是掉在石砾里,也是要乾枯的,所以麦子多寡不是问题,土地的丰润与否才是。只有当国家以制度来保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时,人才才可能像麦子落土悠然茁长,然而只要镇压「六四」的道德逻辑还在──这个逻辑将对于党的忠诚凌驾一切,将粗暴的权力视为当然──那个制度就不存在,人才也无从焕发;集权的逻辑是一把锁,锁住整个社会结构,让自由的心灵、爆发的创造力、无边的想像力处于不能动弹的地位。
高楼越来越多,道路塞满了汽车,商场人头钻动,飞弹战机精良耀眼,奥运世博国威赫赫,这些或许都是值得自豪的成就,但是有两个问题不能回避:第一、它是以什么代价换来的?那个代价可以不偿还吗?第二、它是可长可久的吗?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保障,就不会有真正对弱势的照顾、对异议的容忍、对强权的反省、对法治的尊重、对人道的坚持、对正义的当仁不让,也不可能在文化艺术的创作上登峰造极……,缺少公平正义、缺少温柔力量、缺少自由精神的国威赫赫,难道是中国人真正的追求吗?
「六四」屠杀,不是中国这个巨人打了一个饱嗝,而是巨人身上一个敞开溃烂的伤口。伤口一天不痊愈,巨人的健康就是虚假的,他所赶往的远大前程,不会真的远大。
3
十五年过去了,谁看得见这个伤口?
国际看得见。
一九九四年,我还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突然发现那一年的研究生数目骤减,几乎开不成课。我们很纳闷,几经推敲,找出了原因:九四年进研究所的,大致是 一九八九、九○年间进大学的人。天安门发生屠杀后,那一年汉学系几乎收不到学生。对中国的失望和厌弃,使得欧洲学生拒绝汉学。
十五年来,欧洲人忘了「六四」吗?中国的市场,以及藉由市场所展现的国力「崛起」,赢得了国际的尊敬吗?中国的电视镜头跟着领导人出访,让人民看见,譬如说,法国总统铺排的红地毯礼遇,但是镜头删掉的,是法国文化界、知识界、民间团体对中国人权的抨击。各国政府纷纷来到中国竞争市场,但是尊敬?对不起,没有人会尊敬市场的;这个世界再怎么现实再怎么野蛮,最终赢得国际尊敬的,不是市场或武力,而仍是一个国家文明和道德的力量。今天美国失去好大一部分世人的尊敬,不是由于它的国力减弱,而是由于虐囚事件暴露之后它所丧失的道德立场。中国要得到泱泱大国应得的尊敬,不在于市场之大,国土之广,人口之多,而在于它道德担当的有无。
「六四」使中国的道德破产。
没有忘记这个伤口的,还有台湾人,还有香港人。
中共的领导人一定问过自己:为什么用「血浓于水」的「民族大义」跟台湾人讲不通?为什么对香港释出了大量的利益,香港人仍旧若即若离?领导人愿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答案:台湾人抗拒,香港人挣扎,和「六四」的道德破产是紧密相关的。
对于香港人而言,今天可以释出的利益,是明天可以收回的威胁。二十三条带来恐慌,难道和「六四」的血腥记忆无关?对于台湾人而言,听一个对自己人民开枪的政权大谈「民族大义」、「血浓于水」,除了恐惧和不信任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的感觉吗?
「六四」屠杀代表权力的野蛮,理性的丧失,人性的沉沦,只要一天不平反,它就一天刻在北京政府的额头上。带着这样的「黥面」,你如何以文明的姿态去和台湾人或香港人谈「统一」、谈「爱国」?简单地说,你,如何让人相信?这个沉重包袱,对于力求改革的新领导人或许不公平,但是政治责任本来就是「概括承受」的,不是吗?
如果有人以为「六四」仅只是那一小撮流亡海外「不成气候」的民运分子的事,关系不大,那就真看错了。「六四」平反不平反是一个良心的测谎器、道德的试金石,更是两岸政治和解路上一块怵目的绊脚石。北京政府如何对待「六四」,意味着它是走向民主自由还是继续极权统治,也关键地影响台湾人对中国的态度。马英九在两年前纪念「六四」的文章中有一句话:「『六四事件』必须平反,这必将是大陆民主化与两岸政治统合成败的重要指标。」对于许多台湾人来说,两岸的对峙,民进党不是问题所在,台独不是问题所在,真正核心的症结──北京领导人不可能不清楚──是中国本身的民主化进程,而「六四」,是一个人们每天看着、无时暂忘的指标啊。
遮掩伤口所引起的最后的全身败坏,我们是目睹过的。二二八的流血事件被国民党遮盖了四十年。四十年中,家破人亡的痛苦无处申诉,流亡海外的委屈无法纾解,仇恨因为掩藏而更加深化;四十年后,国民党固然因而失去了政权,人民也被一种积累的苦大仇深所撕裂、所折磨。
「六四」敞开的伤口已经被掩盖了十五年;是抢时间尽快把盖子打开,让它在温柔中愈合?还是继续掩盖,让它在缄默中溃烂?
4
今天,二○○四年六月四日,晚上八点,我会去维多利亚花园点亮一盏蜡烛,追思「六四」的亡魂,带着我十五岁的孩子。在我胎中时,他曾经陪我走过三个广场,看人们用肺腑的力量在呼喊,不同的语言──德语、俄语、汉语,却发出一样的声音:「民主自由!」而如果孩子说,「母亲,我有自由啊,『六四』和我没什么关系」,我想我会这样告诉他:
孩子,你是否想过,你今天有自由和幸福,是因为在你之前,有人抗议过、奋斗过、争取过、牺牲过。如果你觉得别人的不幸与你无关,那么有一天不幸发生在你身上时,也没有人会在意。我相信,唯一安全的社会,是一个人人都愿意承担的社会,否则,我们都会在危险中、恐惧中苟活。
对于那些死难的人,我们已经惭愧地苟活;对于那些在各个角落里用各自的方法在抵抗权力粗暴、创造心灵自由的人,孩子,我更觉得彻底地谦卑。
为了你,孩子,不会有一天上了街就被逮捕或失踪,我不得不尽一切的努力,防止国家变成杀人机器,不管我们在哪一个国家。
在这个意义上,告诉我,谁,不是「天安门母亲」?
暴言,不写预警了,操你妈啊
网民真的是很好意思,“尊重个体差异, 放下助人情结”这句话他妈该用的时候不用,有正经陷在共生关系漩涡里无法跟自己现有的亲密关系当断则断的人投稿求助的时候用得比谁都欢,尊重祝福锁死能刷一整个时代广场大屏幕。
我说句不好听的麻烦你在别人想自杀的时候也闭嘴默默尊重可以吗?这个时候不放下助人情结了?看投稿的时候别人没有过上爽文一样的人生让你拥有舒服的阅读体验你不开心了,你说放下助人情结,看自杀讯息的时候你他妈又开始嫌别人没按照你的价值观痛苦地苟活八十年,发两句便宜好话当自己是天下一等一大善人了。
我真诚建议掉个个儿,麻烦你去给那么多家长里短稿主提供情感支撑和帮助,别嫌烦,然后在不认识的网友自杀的时候剁了你那那只一打字就想要写什么集美火锅奶茶花花的破手,给自己留点体面。你那不叫放下助人情结,你他妈撑死了就是个下放助人情结,选择性当救世主,选择性当人上人。
少把你那张嘴伸到别人那里找抽,谢谢
这期《经济学人》的封面由于高度敏感,我之前联系的几个渠道都说没有资源。终于,一个渠道小哥想办法弄到了这期的资源然后发给我,让我赶紧保存一下,保存好了他立刻撤回,因为他怕炸号。
获得资源后,我速速把这期中国相关的几篇内容都看了下,不得不说《经济学人》分析得还是蛮透彻的。
封面的这篇报道(如图),讲了习近平主导的意识形态下的政策如何拖累中国经济,一个就是疫情清零政策;另一个就是瞎制裁,对科技巨头的制裁,地产行业的暴雷进一步拖累中国经济,也提到国家主导的经济怎样都是比民营经济低效。
然后在专门的中国篇章下,《Rumours about Xi》讲了关于习近平的一些传闻,他和莉可酱的微妙关系,下半年二十大的召开,他的第三个任期,包括前段时间他在人民日报头版消失,《经济学人》都有提及,不得不说这本杂志的信息敏感度很强,面面俱到,配图也配得恰到好处。
剩下的文章也提到了中国年轻人的高失业率,考研热和考公热,双减的一刀切和对GDP贡献巨大的科技巨头制裁直接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
另外也提到了新疆难民营的人权状况;河南村镇银行存款暴雷事件。
我觉得我身边的很多人就算每天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由于天朝的审查机制,在信息茧房下,知道的信息量远远不如老外。
人家《经济学人》把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和症结整得明明白白。
我觉得在中国很有意思的就是“一切相反化”,比如让健康的人接受核酸常态化,让真正患Covid的人在家苦等,等白衣来时才不管阳不阳(很多此时已转阴)必须带走;又比如没精神障碍的人只因做了些违背上面旨意的行为又或说了些本就存在的实话,便被“确诊精神病”送去精神病院“治疗”,反倒真有精神障碍的人被否定,说“正常得很”,说“就是装的”,说“根本没事儿”,说“就是矫情”,以及lockdown期间很多精神障碍患者被迫断药(因被锁家里去不了医院啊);再比如梦回2019年12月-2020年1月初,最先发出新冠预警的医生被抓被行政处罚,最后这三年恍恍惚惚大梦一场:社会清零 动态清零 封锁 大白 羊 社区自治......现在想想小时候最初在学校学的一些成语如“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 “颠倒黑白”,全在长大后亲眼见到,且被堂而皇之用于现实。
BBC 新疆集中营的报道,其中很多信息,和我17年在南疆采访时跟当地官员接触得到的信息一致。当时成规模化的集中营没有铺开,但应收尽收和强制劳动初见雏形。
我直接问过南疆官员维吾尔族人会因为什么愿意进监狱,真的有所谓的“暴恐”吗?他们轻轻松松地说,就是蓄须啊,头巾啊,手机浏览“外网”啊,转发宗教信息啊。他们会逼迫维族人抽烟喝酒,不服从的也被逮捕。他们告诉我,17年主要任务是维稳,18年是改造,19年常态化。现在回溯,皆成为现实。
关于半强制劳动,我当时进了某个上海援疆的纺织厂,很多工人月薪数百,远低于其他工厂的 1500-2000元/月。我问厂长工人怎么招进来的,他小声告诉我,都是来思想改造的,他们的家人有“问题”,他们受牵连。这跟 BBC 稿子中的 "guilt by association" 一致。
当时,除了见到的各种山雨欲来的迹象,我有个很恐怖的感受:维吾尔族社区被击碎摧毁了。
观察到的一些 facts:
1. 破坏原有的社区,重建大规模安居房,逼迫维吾尔族人离开农村,搬入城镇,失去原有的社会连接。
2. 高失业率。 在农村,很多人无地可耕。盛行斗地主、打台球。
3. 医疗落后。全靠援疆医生支撑。举例:本地医生只能大切口手术或截肢。
4. 离婚率极高,年轻女性被迫早婚早育。家庭内部不平等严重。很多维族男性逼迫妻子出去打工养自己。
5. 维吾尔族人被强行纳入到现代制造业中,原有的生活方式被破坏。他们非常不能适应朝九晚五、工厂流水线的作息。厂长指责他们迟到早退矿工,克扣工资作为处罚。
即使有一天集中营没了,寄宿学校没了,但对于整个民族的破坏性打击,还会延续千秋外代。这些从北美、澳洲原住民的遭遇完全可以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