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聊“语言负迁移” (大致指第二语言对母语的侵蚀)。我比较感兴趣的倒不是这个现象是否普遍存在(底下评论基本证实了),而是为何原po和底下评论大部分都把这个现象(phenomenon) perceive as a problem,进而认为需要“逆转或改善”(原po语)。今天上Gender and Society课讲Social norms和normativity给了我一点启发:social norms是社会把人分类的基准(同时也是对相应social role的expectation),比如男性应该如何、女性应该如何。而基于此的分类法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当一个人无法顺利地被丢进一个筐里的时候(很多时候这些norm是binary的),人们(包括ta自己)就panic了:who / what are you? 从这个角度来看,原po觉得“真的非常可怕”,并非是这种改变造成了日常的不便(ta目前生活在英语环境中),而是可能触发了identity crisis / anxiety:作为“中国人”应该能优美流利地使用汉语、不会写出非中文语序句子(所谓翻译体或病句)的norm已经不再能被达到了,那么ta还是否能继续作为“合格”的中国人?以及ta怎样做才能重新“合格”?(normalization)
挺小的一件事,不过再次看到了categorization的危险性以及呼吁扔掉它的queer theory的重要性。
(无关的纯个人观点:我觉得语言就是用来沟通的,不造成理解障碍就行了。牺牲所掌握的其中一门语言的“纯洁性”去换取掌握多门语言带来的思考方式的增加以及冲破单一语言的思维盲区,我认为我是赚到的。)
推特上有人详细记录了自己从中国偷渡到美国的过程。这哥们从杭州出境,先经卡塔尔、西班牙转机到厄瓜多尔,随后一路坐长途车、乘独木舟、穿雨林,北上到墨西哥,在墨西哥境内买了辆摩托车骑行2900公里到美墨边境,再翻山越岭进入加州。入境后马上拨打911,请移民局把自己收监同时以中国抗疫政策侵犯人权为由申请政庇。到移民局走完初始程序大约24小时后被放出,现在在加州逍遥快活。除了从国内到厄瓜多尔的机票,后续入境美国一共花费6100刀。https://twitter.com/Junyang314
100个空调工人死在这个夏天
#空调 命真的是空调给的。空调是中国家庭占有第二多的电器,仅次于彩电。在北京,平均每户人家有两台。空调无处不在,但安装、维修空调的工人却始终在我们视线之外。(来自微信公众号-正面连接22/09/20)
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0N-pTJiZYz3-E6C0bb96A
备份1:https://archive.ph/wip/kG9bJ
备份2: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920013817/https://mp.weixin.qq.com/s/-0N-pTJiZYz3-E6C0bb96A
@runrunrun 象友们好,我是个孤儿,本科大四艺术文科在读,目前在一边考研一边打工维持生计,月薪3500左右,我争取这十年润出去,请问有什么适合文科且打工能够cover生活费的地方
=窗
背景图来自所有人最爱的!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