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还是有必要聊聊为什么北京那几个国际部高中生去找职高女生做访谈是完全不符合学术伦理的,并且我认为是应该在道德上被谴责的。从被曝光的几份招募信息来看,第一,这些高中生没有清楚明白地告诉受访者其研究的目的,比如是否用这些材料来完成作业甚至申请学位。仅仅说感兴趣,还要贴上女权主义之类的大标签,甚至标注什么一片赤诚之心,未免有些做作了。第二,研究进行的方式是“下午茶”,她们甚至没有给出任何其他选项。任何做过类似工作的人都应该很清楚,这一方式非但是不真诚的(既然是因为中考择校对职高产生了兴趣,那你们怎么不去职高人的生活环境中做这个访谈?),而且根本没有考虑受访者可能遭受的伤害以及其它因素。更别说压根儿没提会不会录音录像,我甚至担心她们会以为答应来接受访谈就等于一切都consent了。第三,她们没有做任何关于访谈的风险提示,我不认为这种访谈可以对受访者的隐私保护做出有效的承诺。我理解很多朋友说的引导所谓“精英”去关注底层生活的愿望,但这真的不应被如此操作,不是说所谓精英就没有涉足这些领域的资格,而是说你最起码得先认识到你和她的差别,承认和理解这些差别,再通过实践的方式去消弭这些差别,而不是连第一步都没有迈出就来搞这样不负责任的“研究”。

@eesober 但是,如果不把原文放在研究的情境下呢?实际上原本的征募文也没有提到研究二字,而是明确自己是为了写书发表。我觉得对于书籍或新闻报道作者来说,“是否用这些材料来完成作业甚至申请学位”的揭露不是一般规范,记者并不会揭露自己是否拿报道去申请奖项,写作者也不会提到自己会因此获得多少稿费或是拿到多少具体好处。跟受访者有关的是这些内容会怎么处理、如何发表、发表在什么平台上面。但是要求这些内容都详细在一篇征募文中完全呈现,我觉得还是有点苛求了。

大家如果换个场景来想想,还真的会觉得这么不妥吗?假设一个外籍媒体记者今天在小红书或长毛象或推特发文,希望征集10位白纸运动参与者,聊聊他们的经验,写成报道。还会有这么多对于研究方法上的要求吗?去年到今年初我看到许多类似的征募文,讨论中除了一些质疑记者身份真假之外,并没有人要求记者在征募文里提出完整的隐私保护说明,也没有要求记者完整说明怎么处理访谈内容、如何刊登等等。

@evil @eesober 就行为甄别受访对象和就身份甄别受访对象是一个性质吗?写书发表和研究有多大差异?研究的结果不是写书发表?让职高生不明就里的把自己的不幸暴露出来,去接受“上等人”的凝视,这就不是苛求了?你这段话看不到任何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共情和对自身特权的反思。

Follow

@iklein @eesober 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要反思?我又不是当事人。我现在是在讨论伦理要求。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廣場🚩:長毛象自由站,歡迎豆瓣鄉親及臉書逃難者

那年的廣場,那些年的廣場,讓我們重造廣場。手機App:https://tooot.app/